二月十七號,天氣是陰天,與朋友們出遊的第二天
到了我朝思暮想兩年多的清水斷崖,於是
相機包與腳架從車上拿下來,手機放在休旅車的車頂上
便忘了它的存在,自顧自的去玩了
晃沒多久就開始飄雨,是有那麼點令人失望
不過那也是沒辦法的事了
回到車上,又離開崇德隧道約莫五分鐘後
「e04!有沒有看到我手機阿?我打自己手機關機欸!」
將車熄火停在路邊,東翻西找十分鐘後,猛然想起來手機似乎放在車頂
推開車門後卻沒看到,心裡一涼
休旅車頂那麼高,要被人發現還偷走應該不太可能
只好繞回路尋找,會不會是手機掉在路上電池剛好陪著背蓋噴掉了
走原路回去找約莫五分鐘,我猜是迴光返照
在大老遠我就發現他躺在路邊
就像出車禍倒在路邊,昏迷還嘴角流血的電視劇主角一樣
由於該處只有單線道且為雙向共用,朋友將車停在不遠處,讓我用走的回去找
保護套、電池、螢幕保護貼、手機背蓋、主體散落在不遠的四周
沒有記憶卡,因為我手機不支援插卡,他們都被車壓過了。
回來後就變成這樣子
認的出來嗎?他是 hTC Sensation XL
送回原廠報價修理價格是8630元
雖沒得到傳說中的佛心修理價格,但那樣的報價也在合理範圍內
雖然最後我沒修
可能是那時傳說中的代號「M7」傳言甚囂塵上
總之我是等了,熬夜快完文字直播發表會
真的沒辦法抗拒那一整片鋁片切出來的背蓋
以及上下雙喇叭的震撼效果
3/29那天,想必是幾家歡樂幾家愁,而我也在兩家專賣店拿了預購單
因為當時有消息說「專賣店先獨賣一個月」
所以在3/9、3/11號在新竹兩家專賣店寫預購單,分別是 Nova 與誠品
28號一通電話都沒響過,29號也是,真讓人心裡著急
電話打去後,沒想到兩家店都告知我可能要等到下個梯次了
New One 讓人心癢難耐,而我也決定不再等待
決定主動去各家通訊行尋找尚「名機無主」的 New One
但卻遇到瓶頸:
抱著現金也不見得有店家有貨,即使願意加錢
有空機卻只願意給攜碼到「遠傳」的客戶
真不曉得攜碼到遠傳到底有多大的福利還是獎金,店家都要求一定要攜碼
就這樣在不多也不少的店家告知:
我有意願加錢,如果有貨希望可以先通知我的情況下,依舊半支手機都沒拿到
因為不曉得第二批的到來會是多久之後的事,顯得有點心灰意冷
而就在回家後的不久,把智障型手機插卡一看
…有未接聽來電!這電話是誠品專賣店的電話!
立馬回撥,核對資料後,第一次覺得男生的聲音如此動人
「這裡是 HTC 專賣店,您預購的 New One 已經到囉,可以來領回家了~」
到現場時正有一對夫妻也在領機,可能是當初沒用過智慧型手機
店員花了不少的時間指導如何使用,而我也快將店內所有物品都摸完了
真是好一幅 HTC 專賣店員工親切指導新用戶如何上手的景象
因為等待許久也忍不住跑去樓下抽根菸,但依然不減我拿到第一批的好心情
輪到我之後當然更是欣喜若狂,檢查完手機的外觀有無瑕疵
以及測試硬體表現正常,而測試硬體的方式如下
進入撥號介面,接著再輸入HTC手機專用的硬體檢測碼「*#*#3424#*#*」
通通跑過一次確定沒問題後,愉悅的跟二十多位小朋友道別
拿著有點兩光的預購禮,與設計尚為欠佳的環保袋回家
這次的外包裝設計可說是比以往更進步了些
保持hTC一貫乾淨俐落的素面包裝,卻大大的降低了包裝的厚度
紙盒雖看來氣勢萬千,廣納百川,實際上厚度只有三公分而已
上印手機正反面照片,及這次的主打功能
「HTC BlinkFeed™」、「HTC BoomSound™」、「HTC Zoe™」
但最讓人感暢快的還是盒裝標籤上的那幾個字「生產國別:台灣製」
看著自己的國家能夠推出這樣一台內涵與外型兼具的手機
著實令生活在這土地上的我與有榮焉
而盒裝的背面則標明手機規格、與技術
規格基本上就不再贅述了,有興趣請自行至HTC官網查閱
http://www.htc.com/tw/smartphones/htc-one/#specs
盒子打開後,朝思暮想的 New One 印入眼簾
手機由一貫的塑膠膜套著,朦朧中散發別緻的氣息
上面還是印著手機名稱與主打的三項功能
記憶中 One X 的塑膠套膜上似乎是印 I'm the One you've been waiting for.
再過一年後的今天, New One 依舊是我唯一等待的到來
有人問塑膠套膜為什麼看起來一堆摺痕?
那是因為,手機拿到就玩了一天,才心不甘情不願拿相機拍照
中間外出時還沒找到喜歡的保護套,所以就拿塑膠膜加減用了!
開箱文這種東西,真令人又愛又恨
愛的是可以寫下自己的觀感與心情
恨的是好不容易拿到這麼好玩的東西,根本沒心情寫這堆屁話
而配件與說明紙張放置於盒裝的下方夾層
硬體內容共有:手機本體、傳輸線、充電轉接頭、耳機一條、大小耳道、退卡針
基本上裡面的東西一直都是差不多,線材與充電器也是沿用以前設計
店員建議退卡針不要從紙上取下,直接隨紙片收納避免遺失
題外話, New One 使用 SIM 卡為 MicroSIM ,中華電信的用戶可直接臨櫃免費換小卡
時間大約三分鐘就可以完成,同時也可備份大卡資料,更重要的是記得跟櫃姐拿轉卡
以後要用大卡也不用擔心又要跑電信公司或自己上網再買一張轉接卡
雖然這次的耳機不再是配贈 Beat 耳機,但網路上對此款耳機的評價也是不錯
對於有稍微涉略耳機領域的玩家來說,評價此耳機屬於「贈品中的優等生」了
小有微詞的是希望傳輸線與轉接頭可以做點改款或進步
希望傳輸線能具備「傳輸與跳線充電」,或手機開放到 USB 1A 充電
而這次買銀色手機卻還是送黑色配件的理由
可能是有不少用戶反應白線不管如何保存,用久了一定會泛黃
所以就乾脆統一配件為黑色系
不過從黑紅配色的耳機來看,很有去年旗艦機改款的 One X+ 的黑紅配影子
手機取出來後,正面外觀實在令人滿意
金屬的質感與線條相當優雅,同時在邊框也有做拋光切銷處理
4.7吋的螢幕則是採用近年來評價不錯的無邊框設計
所謂無邊框設計,並不是真的沒有邊框,而是採用以下設計要素:單色、單層、超薄
讓使用者在視覺上有畫面放大的效果,且在觀看的時候也比較容易忽略掉邊框的存在
上下喇叭的材質亦為金屬材質,喇叭的鑽孔配置與大小相當精緻
更突顯出 New One 設計的工藝美感
最讓人印象深刻的照片應屬在發表會時,背殼製程的照片
一大塊金屬直接做切銷處理,背蓋完全是一體成形
其實真的很不容易形容這樣的設計與外觀
只能說認真欣賞的時候,必定會令人無比的讚嘆
後面的背蓋打從 One X 時代就脫離了補釘外觀
也一改從前令人唾棄的火山口後相機設計
背殼整體做出弧面設計提升握住手機使用時的手感
配置也是相當的俐落
從前有人說 Sensation XL 是 HTC 設計有史以來最美觀的背蓋
而如今到手的 New One 也無庸置疑的成為我使用經歷裡,最具質感的外觀設計
同時並不是只有美觀,網路上也有許多刮痕測試的影片
甚至在 HTC 專賣店把玩時,店員也說可以讓我拿一元手機刮刮看
當然不是很用力的那種刮法,我也怕刮完展示機就要付錢帶回家了
而實際測試的情況下,假定力道是口袋裡的零錢磨到手機,確實不會造成刮痕
這次的金屬外觀與設計,可說是兼具美感與實用性
起初有人擔心背蓋兩條與側邊的射膠設計會有髒汙黏附的可能性
其實我也蠻擔心的,畢竟使用任何產品,白色部分用久了都是會變黃
故也只能時常保持潔白乾淨,再看看這次的製程與用料是否會對外觀的潔淨有所突破
究竟 New One 有多薄?
就來放張仆街照,若不是背面有弧面設計
我真的會擔心拿在手上一個不小心就直接滑到地板上
以一支手機的厚度來說, New One 厚度存在感算是相當的低
若是真的不小心掉在馬路上,希望路過汽機車可以注意到,別直接往他身上騎過去…
後面會在有保護套的情況下再次提供使用心得
以差不多等級的機型來比較的話
New One 雖然沒比 Butterfly 與 Samsung 的 S4 薄
但是他是金屬外殼,與塑膠的製程方式是天差地遠
能做到這樣的厚薄程度,我個人是相當的讚賞
這次主打的功能「Sense 5.0」與「HTC BlinkFeed™」
雖說大部分的人對「HTC BlinkFeed™」設計,以類似 Windows Phone 的動態磚設計持兩極化意見
但我個人是認為這個介面還有再進步的空間
以常用功能來說,可以拿它來迅速瀏覽關注的新聞類型
及 FaceBook、Flickr、Twitter、Weibo 的最新動態消息
但支援度與介面外觀的設計,個人使用上仍感略嫌不足
以我只有使用FB與看新聞的狀況, Twitter、Weibo 對我來說就顯得多餘
希望在往後可以增加更多方向的內容顯示,如:股票、 Mail 、及訊息通知也有塊獨立的顯示方塊
才能完整的以「HTC BlinkFeed™」體驗「多方面」的動態訊息
且再者是過濾動態的功能尚未齊全
以 FaceBook 來說,並無法指定只接收特定群組用戶發布的動態消息
故常會在介面中顯示一些自不太熟的好友發布的無用分享或連結
以完整性來說「HTC BlinkFeed™」算是「Friend Stream」的再升級與突破性的創新
但整體上來講還有相當大的進步空間
進入 APP 後的介面也有相當大的改善
第一頁會有時間與天氣的固定顯示,目前無法改變時間與天氣的顯示方式
同時下拉頁面也會跳出設定、搜尋、 Google Play 的快捷列
APP 的排列方式也可選擇3*4或是4*5的顯示方式
以圖片的顯示來說,我是套用4*5顯示
而最明顯的改善
就是與其他家一樣,可在所有 APP 的介面中編輯群組
自訂或以文字、日期排列 APP,以及自訂隱藏 APP 的功能
相當的實用且方便
從前使用 Sensation XL 時,常使用到的 APP 高達30多個,而下載更有70幾個
在頁面中要找尋特定APP相當的費時與不便,若非本人使用
通常朋友要在我的手機內開一個 APP 就要找個老半天
Sense 5.0 的缺點,相信多數愛用 HTC Sense 的老手都有發現
那就是內建小工具變得相當的少,甚至少到一個已經跟其他廠牌手機差不多的情況
諸如:
不再內建 Mail 小工具,只留下 Google Mail 而已,要讀 Yahoo 或其他家的 Mail 相當不便
Location 與工作表、筆記本、股票顯示等等的小工具,也不在內建名單中
對於依賴 Sense 的使用者來說相當的可惜
HTC Sense 從以前到現在,對我來說並不是什麼創新的功能
而是一個高度整合性的優秀介面
朋友常會問我為什麼要選擇 HTC ,而 Sense 究竟又好在哪邊?
我總會回答:
「 Sense 這種東西,沒用過總會嫌他占空間,而要用時卻又發現早就幫你準備好了」
同時也兼具程式風格設計的一貫性與美感,看我其他相關文章就能發現
上一支手機的小工具六頁裡面有五頁,是使用樣式風格一致性的 HTC Sense 小工具
能完整的滿足我對於一支智慧型手機所有的需求
所以對於這次 Sense 5.0 小工具的縮水,我個人是相當的惋惜
雖然經典的氣象日曆時鐘還在就是了…
好吧,這張完全是習慣與來騙瀏覽率的存在
對於解析度的進化,相對在挑選桌布的時候也要特別注意圖片尺寸
放上解析度不高的圖片造成明顯的色塊顯示就可惜了 Full HD 1080p 與 468 ppi 的高解析螢幕了
鎖屏介面因為「HTC BlinkFeed™」與「HTC Zoe™」功能的加入而豐富了起來
雖然如同前面所說,在「HTC BlinkFeed™」還有相當大的進步空間
但仍不得不佩服HTC在軟體上,所付出的努力與精心的設計
「要乾淨俐落還是要華麗迷人」完全由自己決定
接著來看各硬體的特寫照片
基本上都是由 Nikon 50mm F1.8 定焦用倒接環拍攝,畫質或表現不佳請見諒
後相機,新一代的 UltraPixel 組成,且具備新功能,光學影像穩定技術 (OIS),以避免手震
畫素略等於410萬、F2.0的大光圈、以及28mm的廣角鏡頭,搭配一顆閃光燈
相信有在玩相機的人一定清楚
畫素並不完全等於畫質,許多優秀的單眼相機畫素甚至也不超過一千萬
遠比某些號稱1200甚至以上的手機拍攝畫素還低
但放在一起比較,相信層次還是有極大的落差
以這次 New One 所搭配的相機來說
維持一貫的低色溫傳統
網路上也有人反應拍出來的照片色澤並不比 iPhone 或 Samsung 討喜
但是與我的 Nikon D90 相比,仍是比較接近的色相表現
同時28mm的超廣角也確實夠廣,同畫面來比較,照片的廣度也幾乎超越了 APS-C 相機的16mm
雖然個人在使用上清楚如何避免掉廣角變形,甚至能展現腳變長、人變高的鏡頭特性
但對於多數使用者,可能一個不小心就會讓被攝者臉部特寫遭廣角變形而扭曲
這是 New One UltraPixel 相機使用上要特別注意到的事情
而前置相機則是達210萬畫素,88°的鏡頭,同時也支援 HDR
其優點是無論前後相機都能拍攝 1080p Full HD 的影片
但前相機錄影中似乎不支援手動對焦與「HTC Zoe™」拍攝相當的可惜
拿來當鏡子使用的話,解析度算是相當的不錯
「HTC Zoe™」若沒有玩過可能不太了解到底主要功能是什麼
但玩過一次就會發現,這個功能真的是相當的驚人
以敘述來說「HTC Zoe™」
是在攝影者按下快門前倒數「3、2、1…」的時候即在進行拍攝出類似小短片的影片
意旨被攝者從「準備、微笑、眨眼、結束」都在拍攝內容之內
再從這些片段中選取一張最適合的儲存或作為分享的照片
使得一張照片很難會有拍攝失敗的情況,除非拍攝團體照每一秒都有人在睜眼閉眼
同時相機也導入 Adobe PhotoShop CS6 中的特別功能,物件移除
在時間軸上選擇想要移除的物件,只要主體的變化不太明顯,基本上都能成功移除選取的物件
其他拍攝的風格特效與美工編輯則不再贅述
相簿的呈現方式為精美的動態呈現,就留給入手後的用戶慢慢享受
其不太討論也不放上拍攝實照的原因是本人「並沒有用手機攝影的習慣」
這次HTC成功的打破許多人所認為的「高照片畫素等於高成像品質」的思考模式
硬做比較, UltraPixel 已經媲美或超越中高階小數位相機的成像品質
但與可換鏡頭式相機,或天生具備大型感光元件的相機比較,仍屬於不同的層級
無論在景深的控制、操控性、ISO、WB等皆略遜一籌
但對於一般使用者而言,相信已可取代數位相機的功能
甚至以更多一般小相機所沒有的「HTC Zoe™」、「物件移除」、以及「高速連拍」
將手機相機發展推入完全進化的次世代
再來是按鍵與音效,幾日前已證實 New One 只剩兩個按鍵
分別為返回與首頁鍵,首頁持續按住可進入「Google Now」,連續點擊兩下則進入多工處理
而 HTC Logo 不具按鍵功能相當可惜
雖然我不是設計人員,但對於當時聽到「這樣的一塊空間沒有作用」算是相當意外
而有人提到的按鍵位置變化,基本上還蠻快就能適應的
可能中間有一個多月都在使用智障型手機的關係,我算是無痛上手
而這次 New One 的大賣點「HTC BoomSound™」
也在上下雙聲道喇叭中徹底展現, Beats Audio 改善為可保持開啟於任何程式中
但並不支援於 MHL 轉 HDMI 輸出時使用
相信許多人聽過之後只有「震撼」兩個字可以形容
雙前置的立體揚聲器,又內建專屬擴大器
即便將音效開至最大聲,音效也不會破音,甚至在測試的時候有人靠過來看
「wow!~我以為你在用手提音響」
總之, HTC 一直以來優點都讓人不易察覺,一旦察覺後卻又愛不釋手
除了外觀的精緻,內涵真的是「低調的奢華」
當然還有這次不可錯過的「HDR 麥克風」
通話的音效表現確實不同於以往的任何手機,用四個字來表示就是「清晰無比」
有效抑制背景雜訊與雜音,呈現前所未有優秀的語音通話品質
Beats Audio ,雖然是老生常談了
對常有機會掛著耳機的我,面對這類的東西
如智障型手機時期的 Sony Ericsson 、智慧型手機的 HTC ,總是特別容易買單
一支手機的背面有紅B加持總是特別讓人愉悅,面對這樣創新與整合的世代
可能在不久的將來會有一堆品牌標誌標示在背蓋處
如掛上知名相機品牌、服裝設計與運動品牌等,我在癡人說夢
機背殼也有淺刻上相關製造規格標章以及電流輸入事項
所幸他是金屬殼,基本上沒注意的話很容易忽略掉
而又因為淺刻配上金屬材質,不管刻上什麼東西都不會感到礙眼
機頂的開關設計為黑色,同時也是這次的新功能,紅外線收發位置
單按一次則是將螢幕關閉進入待機休息
長按可進入「關機、飛航模式、兒童模式及重新啟動」
多了一個兒童模式,基本上我沒有去玩
等我有小孩後再來重新體會 HTC Sense 用過就上癮的優點吧!
對於新功能的電視遙控器已經在家中電視測試過確定可用,也非常容易上手
同時也會列出精美的節目畫面內容可在「HTC BlinkFeed™」中展示
對於紅外線遙控功能我尚未玩的非常徹底,日後再來好好體驗一番
希望是可以遙控冷氣機以及作為相機的無線快門使用
也希望已有類似經驗的朋友不吝告知使用心得
最後是一個可能大家都不太注意到的地方,那就是 Micro USB 的接頭
早在以前的時候,大部分的手機幾乎 Micro USB 接頭處幾乎都是塑膠或無包覆狀態
長期插拔使用造成 Micro USB 移位或是變形,最後只能送回原廠換新
而 HTC 很早就開始使用金屬包覆 Micro USB ,保護接頭位置方正不變
這也是我喜愛 HTC 這個品牌的原因之一
用心專注在每個讓人不易察覺的細節中
「你不會察覺他到底有多細心,但你察覺後卻又忍不住的連聲讚嘆」
無論軟、硬體,這就是HTC的產品使用至今給我最深的印象
「HTC New One - Quietly Brilliant」
----------------------------------------皮套開箱----------------------------------------
一直以來都是習慣選購側翻式皮套
好處是方便單手使用,二來也具備雙重保護螢幕的優點
…雖然還是沒辦法保護被車輾過後依舊完好如新
在 New One 上市不久的現在,能選擇的款式還不是相當的多
在大多數配件販售的產品中,展示的產品幾乎都如出一轍
一直都沒找到中意的側翻皮套,質感、厚度、保護性、機能性,打槍了一堆的皮套
而這次選擇的這款,機能性雖然不高,但質感卻深得我心
Hoco ,浩酷,似乎是香港品牌
因為店員說是真皮的關係,要價跟一般皮套相比也算不便宜
價格基本上還蠻亂的,建議多參考網路售價
在幾間店家詢問價格高低差快接近一倍,而本人入手價格比五百再高一些
包裝相當精緻,連外盒也有兩張防偽貼紙
抽出外盒後也覆蓋一張防塵紙在內盒
內部再打開基本上只有保護套本體與紙盒,所以就不再拆開了
紙盒打開後保護套正式現身
外觀非常的低調,就單純的黑色與右下角金屬坎上去的 Logo
題外話, Logo 中間的黑色部分也是材質也是皮,而非塑膠或其他材質拼湊黏上的
皮套邊框的部分有做印壓處理,車線的位置也相當精準一致
拿出來再仔細看,可發現這是屬於半個保護殼包覆再加上皮套的設計
上下喇叭都有做出開孔,絲毫不遮蔽 New One 優異的音效特質
翻開對內裏一探究竟
其固定手機的內襯為軟質橡膠所製成,掀蓋則為不會刮傷螢幕的絨質纖維作為材料
塗料的部分在內襯固定基座有些許的溢色,但基本上平常看不出來,也不影響外觀
絨質掀蓋上面印有版權字樣,香港設計、大陸製造
當初在 Made in China 考慮買不買單時考慮了良久,若是 MIT 我鈔票會直接掏出來
不過最後還是難敵內心對此款皮套評價很高的情況下,決定入手
將 New One 裝進保護套內後才是內心歡呼的開始
大小非常吻合,且螢幕開關、音效開關、耳機插孔、USB插孔都是開放式設計
好按也好開,完全不影響闔蓋時單手使用
會選擇這個皮套還有一項原因是本人一直以來都習慣使用側翻皮套
再手機越做越薄的情況下,相對皮套的厚度要掌握得宜
少一分便覺保護性不佳,皮套用的提心吊膽,深怕摔落時保護性比膠套還差
多一分又因皮套覆蓋面積大於手機本體面積,而造成按鍵不好按的情況
多一分的例子,我想以方國強設計 K+ Studio for New One 皮套來比較就很明顯,按鍵並不是很好按
雖然方國強設計的 K+ Studio 側翻皮套確實質感不俗,但還是不敵我心所愛的這一款
翻開後又是另一陣驚呼的開始
內襯設計真的是穠纖合度來形容,少一分則弱不禁風、多一分則稍嫌臃腫
卡手機的基座位置只約略比手機本體高上0.05公分左右
且弧度完全是貼合 New One 側邊框的拋光框處
嚴格講起來,這樣的設計完全沒有遮蓋到手機螢幕與觸碰按鍵那層的平面處
上下喇叭的包覆位置則開的更低,隨時可欣賞金屬外殼側邊的拋光處理
掀蓋蓋上手機後又能以適當大小包覆手機,可說是絲毫沒有任何間隙
背面也是相當的素,完全吻合我對皮套外觀的需求
只有一條整齊的掀蓋車線與精準的孔位開孔
真要說缺點也不是沒有
機能性不足的地方就在於無法將手機橫置站立看影片
同時也缺少插放卡片的位置,插張信用卡或悠遊卡就能直接出門是非常方便的設計
且沒有磁釦設計來固定掀蓋,使其不致於隨意晃動
以及該死的 MIC ,除此之外就沒有比較明顯的缺點了
如果將來會推出滿足以上優點的皮套,我想我會毫不猶豫的再買一個回來
但目前還沒有看到更讓我喜歡的,「低調、精準、質感」是我對這皮套的評價
----------------------------------------線材開箱----------------------------------------
另外也買了 MH L轉 HDMI ,以及 OTG 轉接線材來玩
MHL轉接線要價是一張五百附近,在網購上還蠻常看到這款的
價錢比起原廠的 Media Link HD 還親民的多
聽說這玩意有輻射的安全疑慮,不過我沒爬幾篇文章還是想玩看看再說
三條線組成
由智慧型手機通用的 Micro USB 、轉接時提供手機充電的 USB 2.0 接頭、及 HDMI 的輸出線
當然前提是手機支援 MHL ,電視或螢幕也必須支援 HDMI 輸入
線長約兩公尺,最高可撥放1080P畫質,同時也支援八聲道音效輸出
紅線黑頭設計,又是一個 One X+ 色系,可惜我已經進入下個世代了!
線材接上後畫面與音效順利輸出,手機內顯示 Beats Audio 並不支援 MHL 的輸出
所以電視機無法很用力的一起叮叮咚咚
還有一項缺點是不管怎麼充電,都無法打平耗電的速度
所以看完一部影片就算插著充電,基本上電量也是不增反減
拿來玩遊戲也沒什麼問題,使用上都很順利
只是無法像 Media Link HD 可以進入專用介面操作
不過兩者價差之大,還是讓我選擇可以輸出大螢幕爽一下就好
買這東西最主要的目的,其實是想用手機玩體感賽車之類的遊戲
如極速快感、真實賽車等等,不曉得有沒有人願意推薦一下其他類型的遊戲?
題外話,阿信的腳變那麼短,讓我想到嘻哈風格的X光照片
重點其實是當我想接上電腦螢幕時,發現HDMI線頭的手持處過寬
沒辦法順利插上 ViewSonic 23'70s 螢幕,所以桌機螢幕切換玩遊戲的夢暫時碎了
所以提醒購買的時候,要先確定插孔口徑大小都能順利插拔!
再來就是測試 OTG 線材
基本上滑鼠算是可以順利使用,只是偶爾會突然想不到怎樣點開或拉到需要的功能上
可以看到滑鼠的游標正在 FaceBook 的圖標上
滾輪等同翻頁功能、而滑鼠左鍵點擊即為進入
鍵盤功能就蠻憋腳的,雖然也是能正常使用
可是常常搞不懂要按哪顆來達到需求功能
目前只知道按十字鍵、 Esc 、鍵盤滑鼠右鍵有功能
打字剛開始不太容易上手,那幾個字而已加上符號打了快五分鐘才完成
不曉得有沒有人想提供 OTG 鍵盤攻略,讓我好好鑽研一下
照片雖然沒有,但也有測試過讀取 SDHC 記憶卡,能順利讀取
不過格式是 FAT32 ,目前還沒有 NTFS 系統的記憶體相關器材可以測試
同時也有測試 XBox 360 的搖桿,系統會顯示無法辨識,所以無法拿360搖桿來操作遊戲
玩的也差不多了,補上一張已經曝光完畢的預購禮
某人想要的要命卻又不 Follow 我,所以暫時先唬爛他我插隊成功沒拿到預購禮
等他發現了再送他,沒發現的話?明年4/1號宣布充公吧
開箱告一段落
全新的 Sense 5.0 介面也許從我所講述的內容,會讓你感覺並不是想像中那麼優
但我想還是必須告訴你
對我來說,只是很明確的寫出身為一個使用者在使用中所感覺到的缺陷
並非批評,因為這相當多個功能是在別家廠牌的手機或系統中所找不到的
也就是無可取代,希望還能加進步,及開發出更大膽新穎的功能
當然這次 New One 的硬體突破確實羨煞每個人
無論是 Qualcomm® Snapdragon™ 600 、 1.7GHz 的高時脈
或是 HTC BoomSound™ 卓越的音樂效能
以及 HTC Zoe™ 大膽創新的突破
無一不是一隻旗艦機致勝的關鍵
但在行銷管理方面仍需加強
網路上人云亦云,每個人開賣時間都不同
從最早的三月十五號一直到四月底,即便最後在開賣的前夕已清楚得知為二十九日
但數量的配發,以及不同規格的開賣日期都應詳細告知消費者
可以晚到、也可以延誤,但口耳相傳的錯誤資訊,使人倍感不愉快
也許我該生氣
因為在開賣當天的早上,兩家在三月十號之間預購的店家就告知我沒有第一批
而不計代價想佔便宜先拿到實機的情況下,卻又告知原來第一批的名單內有我
當然作為一個期待 New One 許久的使用者,憤怒的情緒在通知取貨的那瞬間就已煙消雲散
但還是希望預購與發貨流程能更透明,更公開化
發了一堆貨給強制要求攜碼綁約才能購機的,不就是變相囤貨了嗎?
最後
希望他不會遭受被車輾過的命運
這是一支優秀的手機
我愛 HTC 的大膽創新與心思的細膩,也愛 New One 媲美工藝品的精緻設計
同時,期許他會更加優秀
愛我所擇,擇我所愛。
My hTC, My New One.
感謝你的閱讀,內容有誤請不吝指正。
MisterLazy AiFour
2o13.o4.o1
文章同步發表於個人痞客邦,轉載請註明出處。